news
新闻中心
复合材料细观力学性能(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哪些优点)
何其昌科研方向及成果
何其昌在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的研究方向涉及多个细分领域:损伤力学:他深入探索材料在受到损伤时的行为和响应,为材料设计与工程提供了理论基础。 连续介质力学:这一领域关注的是物体在连续介质中的运动和变形,何其昌的研究为复杂系统性能分析提供了关键支持。
非均质材料有效力学性能的细观力学计算
1、非均质材料在远场受到均匀应力σ∞的作用,此时整个材料有效应力场为σ∞。对于形状相同的均匀纯基体材料,在上述同一边界条件作用下,其应变场ε∞可由下式来确定:岩石断裂与损伤 由于夹杂物的存在,实际复合材料基体内的应变场与均匀纯基体内的应变场相差一个扰动值。
2、材料细观力学是一门深入研究材料微观与宏观行为之间关系的重要学科。该领域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材料的多尺度理论分析,以及针对线弹性复合材料的均匀化处理。在热学和力学效应方面,无论是单一材料还是复合材料,本书都会详尽探讨它们的特性和互动机制。
3、传统的岩石力学研究采用的是宏观力学的实验与分析方法,已取得了许多瞩目的成果。
什么是复合材料的可设计性
1、什么是复合材料的可设计性 复合材料的可设计性试制,材料的性能(比如说强度、刚度、不同方向的力学性能)、形状、以及物理化学性能都可以通过复合材料的基体和增强材料的选择以及工艺的选择来实现各种不同的需求。
2、碳纤维还具有优良的X射线透过性,以及良好的透电磁性能和电磁屏蔽性。
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可以设计,即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和合理的铺层形式,使复合材料构件或复合材料结构满足使用要求。例如,在某种铺层形式下,材料在一方向受拉而伸长时,在垂直于受拉的方向上材料也伸长,这与常用材料的性能完全不同。
4、复合材料是人们运用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将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分优化组合而成的新材料。
5、强度高,可设计性好连续纤维增强热固性复合材料主要由起增强作用的玻璃纤维和起粘结作用,传递载荷作用的热固性树脂组成。玻璃纤维的拉伸强度很高(3450mpa),其含量,长度,铺设形式决定支架制品的强度。 热固性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强度可以在30-1000mpa范围。
6、优异的性能表现。复合材料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和选择组成材料,以实现特定的性能要求。例如,通过选择具有不同热膨胀系数的材料,可以制造出具有优良热稳定性的复合材料。此外,复合材料还可以具有耐磨损、抗腐蚀、防火等特性,使其在不同环境下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可设计性强。
细观力学概述
1、细观力学,作为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策略是运用连续介质力学的原理来探索具有微观结构(在光学或常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的材料的力学性质。研究范围广泛,涵盖了从10纳米到毫米级的尺度,具体取决于所研究的对象。
2、细观力学是固体力学与材料科学的交叉学科,其发展对固体力学研究层次的深入以及对材料科学规律的定量化表达都有重要意义。细观力学的奠基,归功于G.I.泰勒等人于20世纪30年代在细观塑性理论方面的开创性工作。细观损伤力学在50年代初具雏形,70年代A.L.哥森提出第一个封闭的理论体系。
3、材料细观力学是一门深入研究材料微观与宏观行为之间关系的重要学科。该领域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材料的多尺度理论分析,以及针对线弹性复合材料的均匀化处理。在热学和力学效应方面,无论是单一材料还是复合材料,本书都会详尽探讨它们的特性和互动机制。
4、《复合材料细观力学引论》是一部详尽阐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特性的著作。它深度剖析了弹-塑性和极限强度性能的公式化细观力学理论,覆盖了单向复合材料的弹性常数、桥联模型的计算方法、强度评估,以及层合板的刚度与强度特性。
5、固体力学的分支,用连续介质力学方法分析具有细观结构(即在光学或常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的材料细微结构)的材料的力学问题。
6、复合材料力学的研究可分为微观力学(细观力学)和宏观力学。 宏观力学也称粗观力学,只考虑复合材料的平均表观性能而不详细讨论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如对纤维复合材料简单层板,通常将其看成是均质各向异性体,通过实测或应用微观力学得出它的宏观性能。